補水型成分:為肌膚注入豐沛水分
補水型成分主要作用是提高角質層的含水量,直接為肌膚補充水分。這類成分被稱為「原生型」成分,是指肌膚中原本就存在的成分,可直接提升肌膚表皮的含水量與持水力。
➱ 玻尿酸(Hyaluronic Acid)
一分子的玻尿酸可以抓住500倍的水分子。玻尿酸依分子量大小分為大、中、小分子,各有不同功效:
大分子:在皮膚表層形成薄膜不會被皮膚吸收;
中分子:能形成透氣膜,幫助鎖水保濕;
小分子:最易被吸收,能做更深層的補水和參與修補細胞。
➱ 胺基酸(Amino Acids)
胺基酸是天然保濕因子 (NMF) 的主要成分,佔比高達40%。它具有強大的吸水能力,還能平衡肌膚的油水與酸鹼值,達到高效保濕。此外,胺基酸能活化細胞、改善新陳代謝,強化肌膚屏障並提升免疫力。
➱ 尿素(Urea)
尿素是天然保濕因子的重要組成部分,佔比約7%。它具有很強的吸水性及保濕性,透過調節細胞水分及酸鹼值,幫助皮膚保持濕潤。根據食藥署規定,一般保養品中的尿素含量最高為5%。
鎖水型成分:在肌膚表面築起防護網
鎖水型成分在肌膚表面形成保護膜,減少水分蒸發。這類成分被稱為「封閉性保濕劑」(Occlusives),主要在皮膚表面及角質層形成鎖水膜,防止水分散失。
➱ 凡士林(Vaseline)
凡士林是一種礦物性油脂蠟成分,從石油中提煉取得,具有極佳的「封閉阻隔」特性,能防止水分流失,舒緩肌膚乾燥問題。它對皮膚低敏、無刺激性,是許多皮膚科醫師建議使用的保濕成分,唯一的小缺點是不會被皮膚吸收,只能在表皮上發揮功效,塗抹過多容易有悶熱感。
➱ 神經醯胺(Ceramide)
神經醯胺皮膚脂質組成的50%以上,親水又親油。能增加角質細胞的柔軟度與保水作用,防止水分流失,並保護肌膚免受外界刺激。
➱ 角鯊烷(Squalane)
親膚性極高。現在的角鯊烷大多為植物性成分(來自橄欖油等),成分穩定性佳、不易氧化。它能在肌膚表面形成一層保護膜,維持肌膚水分彈力,滋潤皮膚並提升保護力,它還是天然的抗氧化劑,能保護皮膚不被紫外線傷害。
吸水型成分:從環境中抓取水分滋潤肌膚
吸水型成分具有從空氣中吸收水分的能力,被稱為「潤濕性保濕劑」(Humectants),能從空氣或角質層間抓取水分,維持肌膚細胞的含水量。
➱ 甘油(Glycerin)
甘油能將皮膚內水分鎖住,減少水分流失。然而,值得注意的是,在空氣乾燥時(濕度低於50%)不適合單獨使用高濃度的甘油,因為空氣中水分太少,甘油可能會過度吸取皮膚中的水分,導致皮膚反而更乾燥。
➱ 維生素原B5(Panthenol)
除了保濕功效外,還具有舒緩和修護作用,是多功能保濕成分的代表。
➱ 蘆薈(Aloe Vera)
具有良好的保濕效果,能夠迅速滲透肌膚,並提供持久的水分補給,適合用於乾燥或受損的肌膚。蘆薈萃取精華含有黏多醣,因此有很好的潤滑和保濕作用,酸鹼值(PH4-5)跟我們皮膚很接近,所以不容易刺激。
➱ 膠原蛋白(Collagen)
幫助維持皮膚的彈性和水分。將大分子膠原蛋白以水解方式處理為小分子,它可以保持角質層水分及纖維結構的完整性,及改善皮膚細胞生存環境和促進皮膚組織的新陳代謝。
➱ Q10(艾地苯醌)
Q10不只能保護皮膚不被自由基傷害,還能促進皮膚保持水分,讓肌膚更有光澤。它能維持肌膚的彈性和緊緻度,促進皮膚細胞的能量代謝,增強皮膚的自我修復能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