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5-08-15

保養品代工新手必看!掌握保濕成分3大類型,打造熱銷保濕產品

保養品代工新手必看!掌握保濕成分3大類型,打造熱銷保濕產品

保濕成分可分為「補水、鎖水、吸水」三大類,只要掌握這個邏輯,就能有效選對配方方向!

現在保養品市場競爭超級激烈,但「保濕」仍是最核心的護膚需求。不論乾肌、熟齡肌或敏感肌,幾乎所有人都在追求「真正有感」的保濕效果。

不過,面對市面上一大堆保濕成分,很多剛入行的品牌方都會頭痛:「玻尿酸跟神經醯胺到底哪個比較厲害?」「為什麼有些產品用了反而越來越乾?」「是不是越貴的成分效果就越神?」

其實啊,只要先搞懂保濕成分的「機制分類」你就能跟代工廠更精準地溝通你想要的配方方向,做出既有差異化又真正有效的保濕產品!這篇文章會帶你認識保濕成分的3大類型和現在最熱門的選擇,幫助你的品牌快速找到產品開發方向。

   

保濕成分怎麼選?保濕成分的3大類型總整理

補水型成分:為肌膚注入豐沛水分

補水型成分主要作用是提高角質層的含水量,直接為肌膚補充水分。這類成分被稱為「原生型」成分,是指肌膚中原本就存在的成分,可直接提升肌膚表皮的含水量與持水力。


➱ 玻尿酸(Hyaluronic Acid)

一分子的玻尿酸可以抓住500倍的水分子。玻尿酸依分子量大小分為大、中、小分子,各有不同功效:

大分子:在皮膚表層形成薄膜不會被皮膚吸收;
中分子:能形成透氣膜,幫助鎖水保濕;
小分子:最易被吸收,能做更深層的補水和參與修補細胞。


➱ 胺基酸(Amino Acids)

胺基酸是天然保濕因子 (NMF) 的主要成分,佔比高達40%。它具有強大的吸水能力,還能平衡肌膚的油水與酸鹼值,達到高效保濕。此外,胺基酸能活化細胞、改善新陳代謝,強化肌膚屏障並提升免疫力。


➱ 尿素(Urea)

尿素是天然保濕因子的重要組成部分,佔比約7%。它具有很強的吸水性及保濕性,透過調節細胞水分及酸鹼值,幫助皮膚保持濕潤。根據食藥署規定,一般保養品中的尿素含量最高為5%。


鎖水型成分:在肌膚表面築起防護網

鎖水型成分在肌膚表面形成保護膜,減少水分蒸發。這類成分被稱為「封閉性保濕劑」(Occlusives),主要在皮膚表面及角質層形成鎖水膜,防止水分散失。


➱ 凡士林(Vaseline)

凡士林是一種礦物性油脂蠟成分,從石油中提煉取得,具有極佳的「封閉阻隔」特性,能防止水分流失,舒緩肌膚乾燥問題。它對皮膚低敏、無刺激性,是許多皮膚科醫師建議使用的保濕成分,唯一的小缺點是不會被皮膚吸收,只能在表皮上發揮功效,塗抹過多容易有悶熱感。


➱ 神經醯胺(Ceramide)

神經醯胺皮膚脂質組成的50%以上,親水又親油。能增加角質細胞的柔軟度與保水作用,防止水分流失,並保護肌膚免受外界刺激。


➱ 角鯊烷(Squalane)

親膚性極高。現在的角鯊烷大多為植物性成分(來自橄欖油等),成分穩定性佳、不易氧化。它能在肌膚表面形成一層保護膜,維持肌膚水分彈力,滋潤皮膚並提升保護力,它還是天然的抗氧化劑,能保護皮膚不被紫外線傷害。


吸水型成分:從環境中抓取水分滋潤肌膚

吸水型成分具有從空氣中吸收水分的能力,被稱為「潤濕性保濕劑」(Humectants),能從空氣或角質層間抓取水分,維持肌膚細胞的含水量。


➱ 甘油(Glycerin)

甘油能將皮膚內水分鎖住,減少水分流失。然而,值得注意的是,在空氣乾燥時(濕度低於50%)不適合單獨使用高濃度的甘油,因為空氣中水分太少,甘油可能會過度吸取皮膚中的水分,導致皮膚反而更乾燥。


➱ 維生素原B5(Panthenol)

除了保濕功效外,還具有舒緩和修護作用,是多功能保濕成分的代表。


➱ 蘆薈(Aloe Vera)

具有良好的保濕效果,能夠迅速滲透肌膚,並提供持久的水分補給,適合用於乾燥或受損的肌膚。蘆薈萃取精華含有黏多醣,因此有很好的潤滑和保濕作用,酸鹼值(PH4-5)跟我們皮膚很接近,所以不容易刺激。


➱ 膠原蛋白(Collagen)

幫助維持皮膚的彈性和水分。將大分子膠原蛋白以水解方式處理為小分子,它可以保持角質層水分及纖維結構的完整性,及改善皮膚細胞生存環境和促進皮膚組織的新陳代謝。


➱ Q10(艾地苯醌)

Q10不只能保護皮膚不被自由基傷害,還能促進皮膚保持水分,讓肌膚更有光澤。它能維持肌膚的彈性和緊緻度,促進皮膚細胞的能量代謝,增強皮膚的自我修復能力。

    

熱門保濕成分Top 5|開發最常選的成分介紹

市場研究顯示,玻尿酸(Hyaluronic Acid)為目前最受歡迎的護膚成分,占據12%市佔率,其後依次為維生素C、菸鹼醯胺(Niacinamide)和胜肽(Peptides),這些明星成分加起來也有17%的市佔率呢。

在產品類型方面,精華液跟保濕霜現在可是市場寵兒,佔了11%的市佔率,而且平均售價高達2000多塊台幣,遠高於其他類型產品。在精華液市場裡,菸鹼醯胺與玻尿酸合起來佔據29%的市佔率,而維生素C則佔20%。

近期市場上最受矚目的概念是「高密度水分澎潤」!這種保濕概念不僅作用於肌膚表面,更深入肌膚底層補水,使肌膚變得更有彈性、更有光澤。常用的成分包括玻尿酸、神經醯胺、胜肽、甘油、泛醇等。

我們特別整理出5個最常被品牌指定,或是配方師最愛推薦的保濕成分!這些成分不僅效果穩定、消費者接受度高,也具備良好的行銷話題性:

     

✦ 玻尿酸(Hyaluronic Acid)

市場接受度最高的保濕成分,消費者認知度佳。在保養品代工中,可根據產品定位選擇不同分子量的玻尿酸。高分子量適合抗老產品,低分子量適合深層保濕系列。

       

✦ 神經醯胺(Ceramide)

高端保濕產品的首選成分,能夠同時保濕和修護肌膚屏障。在保養品代工配方中,建議搭配膽固醇和脂肪酸,適合主打敏感肌、修護型保濕品。

             

✦ 維生素原B5(Panthenol)

改善乾燥與脫屑現象,除了保濕還具有舒緩功效。在保養品代工配方中,常用於敏感肌或曬後修護產品。

       

✦ 角鯊烷(Squalane)

質地輕盈的油性保濕成分,不油膩、吸收快速,適合日用或妝前打底產品適合各種膚質。近年綠色永續品牌偏好採用植物來源角鯊烷,常用於清爽型乳液或精華產品。

    

✦ 甘油(Glycerin)

成本效益最高的保濕成分,幾乎所有保濕產品都會使用。在保養品代工中,甘油常作為基礎保濕成分,再搭配其他功效成分。

打造差異化賣點:特色功能性原料推薦

若你希望你的品牌產品跳脫紅海競爭,加入「功能性特色原料」是一大關鍵。以下推薦幾種近年廣受歡迎的新型保濕成分:


✦ 白樺蜜糖(Aquaxyl)

這是一種來自白樺樹和木糖的天然複合物,能夠調節肌膚水分平衡,增強肌膚的天然保濕機制。同時提升表皮屏障完整性。適合強調「保濕持久、全天水嫩」的產品。

      

✦ 糖基海藻醣(Tornare)

從海洋紅藻中萃取的天然多醣體,主要強化角質防護及抗乾燥效果。能預防肌膚水分流失並減少外部刺激造成的敏感反應。

     

✦ 海洋紅藻精華(Marimoist)

富含天然保濕因子和礦物質,能夠深層滋養肌膚。適合主打「有感保濕」訴求。

這些新型保濕成分若能與主流成分如玻尿酸或B5搭配,不但效果加乘,更能在行銷包裝與標題上形成明確差異化訴求。      

保養品代工常見問題 Q&A:品牌新手必看

Q:如何透過成分創造品牌賣點?

品牌常強調產品的賣點,如獨特成分、科技創新或功效提升。然而,影響購買決策的往往不是「產品多厲害」,而是「它如何讓我變得更好」。試著將技術性賣點轉化為消費者買點,例如將「3%高濃度維生素C」轉化為「7天提亮膚色,素顏也透亮自信」。來增加產品吸引力。

 
Q:2025年保濕產品的市場趨勢是什麼? 

2025年的保濕產品趨勢包括長效保濕技術、多重屏障修復功能以及質地體驗優化。消費者更傾向於科學化、多功能化的保濕解決方案。

 
Q:不同保濕成分的濃度該如何控制?

每種保濕成分都有其建議使用濃度。例如,玻尿酸通常使用0.1-2%,甘油使用3-20%,神經醯胺使用0.1-5%。濃度過低可能效果不佳,濃度過高則可能引起肌膚不適。

 
Q:保養品代工時,如何選擇適合的保濕成分組合?

選擇保濕成分組合時,需要考慮目標客群的膚質需求、產品定位和成本預算。保養品代工廠能夠根據您的需求,提供最適合的配方建議。

 

無論你是初創品牌還是通路擴展,我們都能依據你的預算、定位與目標,提供最合適的配方建議與包裝行銷方向,協助你打造一款具有市場競爭力的保濕保養品。